一般来说,新能源车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正常情况下短时间、较浅的涉水不会造成太大问题。比如在城市积水路段行驶,只要水位不深、时间不长,通常是安全的。
但要注意,不同车型的防水性能有差异。如果涉水深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就可能带来损害。像高压动力系统及其他零部件可能会直接损坏,或者因涉水导致绝缘性能降低,存在漏电风险。
而且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系统的密封性可能下降,有电池包进水的可能。新能源车的电池组、电控系统、电动机通常有较好的防水性,但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电动助力刹车系统等可能不防水。
尽管新能源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防水性能,但也不是完全能随意涉水。比如积水大于 30 厘米就不能开。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电池防护级别达到 IP67 级,一定程度的涉水不用担心故障,但也要保证涉水深度在 30 厘米以内,刚没过大半个车轮的高度以内,这样能保障安全性。
总之,新能源车涉水不一定会受损,但要注意涉水深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