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2025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能源汽车年检新规成为近日笔者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
有原本准备更换或增购新能源汽车的朋友暂时搁置了计划,究其原因是担心现在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会难以通过年检;总要看一看曾经的老旧新能源汽车能够顺利过检,到时候才好下定决心。
想来线上读者也可能会有同样的顾虑。因为年检新规确实比较严格,检测项目也确实足够多;其中有关动力电池的检测是关注度最高的项目。新规会对动力蓄电池的充电温度、最高电压、电压极差、BMS总电压示值精准度进行检测,部分车辆还要检测放电时的最高温度和单体蓄电池的最低电压。除此以外还要检测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的温度,DC/DC变换器温度也是要检测的。
而动力电池不仅有使用寿命还有日历寿命,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况变差的情况。
但是这样的检测是有必要的,客观来说可以用严格来评价但不算严苛。因为动力电池的检测必须要严格!一旦动力电池工况异常,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则有一定概率出现热失控;而一旦热失控则有可能导致车辆完全损毁,也就是起火自燃导致车辆被烧毁。更重要的是锂离子电池只要起火就很难第一时间扑灭,小型灭火器能起到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动力电池起火后有概率出现爆燃,如果在停放时起火爆燃,旁边的车辆也会被波及。
假设车辆停放在地库并且靠近立柱,高温还有可能损坏立柱的强度;结果会直接危及地上建筑的可靠性。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年检是很有必要严格一些的,只有严格的检测才能排除掉车辆带来的系列隐患。
作为新能源汽车用户只有两个选择,如果车辆在质保期内出现动力电池检测不合格;汽车制造商理论上应当依据检测站的检测结果去给车主更换动力电池组,毕竟这是对应的法规,车企检测结果不能大于检测站的检测结果。反之,如果超出车辆质保期的话,那就只有自费更换动力电池了。
好在一部分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终身质保,一般只要是首任车主就能正常更换动力电池。
并且新能源汽车用户不用担心被要求在指定维修站维修和更换动力电池。原因是动力电池包(组)的拆装非常考验技术和施工环境,同时又是高压电作业,没有相应资质是不能进行拆修甚至检测的。重点是动力电池组一旦在第三方进行过维修,车企总会停止车辆的正常质保。所以没有维修站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新能源汽车过不了检测也只有去品牌门店售后维修与更换。
有些新能源车主多少有些心里不平衡,于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且指出应当检测车辆的油路系统、发动机气缸里的积碳和油泥,以及点火系统的高压线圈和火花塞等。
因为尾气检测数值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如果发动机有严重积碳和油泥,发动机的燃烧充分性会明显变差;随后则是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数值超标。所以燃油车没有必要单独检测油路或电路,有尾气数值就足够了。
燃油车的检测实际同样严格,只不过车辆上没有一旦工况异常就会相当危险的动力电池,于是也就不会有对应的过于细节的检测。而新能源汽车正是因为动力电池的不确定性,所以才会有针对动力电池的严格检测。对于车主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年检新规其实是利好的;年检本质上是帮助车主发现车辆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售后检测不出来的问题能够在检测站检测出来;只有品牌门店售后的检测结果可能无法更换动力电池,通过检测报告能及时更换动力电池,这不是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