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郊外的尼图诺试验场,一台喷涂着数码迷彩的钢铁巨兽正在泥泞中辗转腾挪。这辆来自匈牙利的)步兵战车正在进行极限测试,标志着意大利陆军史上最大规模的装甲现代化计划正式启动。随着莱昂纳多与莱茵金属的强强联合,亚平宁半岛正掀起一场重塑陆战格局的军事工业革命。
7月12日成立的莱昂纳多-莱茵金属军用车辆公司(LRMV)堪称欧洲防务合作的典范。这家意德合资企业采用独特的分成模式:莱茵金属意大利子公司承接10%的转包合同,确保本土产业链深度参与。为加速项目推进,双方已着手组建临时企业联盟(AET),架起国防部与工业团队的沟通桥梁。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是系统性能力转移。项目负责人保罗·安布罗萨尼奥上校指着测试场内的原型车强调。在占地120公顷的尼图诺试验场内,新型装甲平台正接受包括30mm机炮实弹射击、复杂地形机动、电子对抗等全维度测试,验证着未来意大利装甲部队的核心战力。
作为计划核心的AICS(装甲步兵战斗系统)项目,将分四阶段构建1050辆多功能战车集群:
应急作战阶段:先行接收5辆匈牙利版山猫,换装莱昂纳多HITFIST-30炮塔,完成意语界面改造
与山猫计划并行的,是代号黑豹(Panther)的第四代主战坦克项目。这款132辆规模的重装集群将包含4种子型号,配套140辆专用保障车辆(架桥车、抢救车、工程车)。生产线采取德意双轨制:车体由两国共同制造,120mm主炮的核心产能落户拉斯佩齐亚军工厂,动力包、火控系统等关键组件实现完全“意大利化”。
2027年首辆样车交付不是终点,而是智能化陆战体系的起点。莱茵金属代表大卫·霍德尔透露,该坦克将配备多频谱隐身涂层、主动防护系统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模块,其车际数据链可与山猫战车群实现战场信息无缝共享。
这项总规模1347辆的超级军购(含272辆主战装备),暗藏着意大利重塑防务出口格局的雄心。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本土化率确保60%以上产值留在国内,拉斯佩齐亚火炮工厂的产能将提升300%。更关键的是,模块化设计打开了军贸市场的想象空间——中型坦克与机动防空型尤其适合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东南亚等多国已表现出采购意向。
正如测试场上轰鸣的引擎声,这场装甲革命正驱动意大利军工驶入快车道。当山猫的30mm穿甲弹撕裂靶标,黑豹的数字化火控锁定目标时,亚平宁半岛的钢铁洪流正在书写21世纪陆战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