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住宅不是个新鲜玩意儿,其实早在20多年前,重庆南岸区海峡路的江山多娇小区,就已经有了
2023年发布《中心城区立体绿化住宅试点工作细则》,明确空中庭院不计容积率;
2024年进一步出台《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的若干措施》,取消单套面积限制、允许存量土地开发,并放宽绿化平台数量和跃层户型限制。
这些政策通过容积率奖励、流程简化等措施,为开发商提供极大灵活性,加速项目落地。
截至2025年3月,重庆已建成和在建的第四代住宅项目超过20个,预计未来两年将突破80个项目,远超北上广深等一线年北上广深合计项目数量不及重庆)。
第四代住宅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得符合10多个条件,我把相关条例列出来给各位看下:
4层及以上居住建筑、平层户型、套内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不含绿化平台),每户仅可设1处。
通过结构降板设置下沉土池,种植覆土厚度不小于0.5米,并设有灌溉、排水系统。
四周应有不少于2个完整的开敞面(或开敞面不少于周长的40%),且至少有一个完整的长边为开敞面。开敞面不得设置围护墙体,且拼接面不能视为开敞面。
每户绿化平台、阳台(含生活阳台)、露台、设备平台等非户内空间总投影面积不得大于套内面积的40%
绿化平台应纳入建筑间距计算。平台外边缘与山墙面齐平、或部分突出山墙面的,该山墙对应的平台外边缘可按照山墙退让间距。
位于「两江四岸」头排、重要主干道两侧等景观敏感区域,且《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划或辖区政府明确提出设置封闭阳台、外立面公建化、坡屋面等风貌要求的,不得规划布局立体绿化住宅。
立体绿化住宅应为精装修交付标准,避免二次装修对环境造成污染。鼓励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和智能化系统,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造方式。
新出让土地试点建设立体绿化住宅的,应充分考虑土地增值因素,科学合理评估土地价格。
当然,据说四代宅的技术规范又有了更新,我也听到了一些传闻,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又有了新的调整,但目前官方还没官宣,这里不深究。
重庆四代宅普遍采用“LDKBG一体化设计”,空中庭院面积达30-50㎡且不计产权面积,得房率高达130%-147%,而传统住宅仅约80%左右,形成“负公摊”效应,性价比显著提升。
重庆本就是国际著名的山地城市,各项目多多少少地形都还是有些坡度的,在四代宅技术开发上就有很多创新之处:
例如,国瑞浩月府设计6.3米挑高庭院,采用双层防水和陶粒过滤层,支持大型绿植栽培;璞印金开项目利用镜面玻璃解决隐私问题,同时优化采光和视野。
在早些年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开发商做第四代住宅,比如在成都,是可以突破限价,最高可以突破30%限价,这是开发商最早做四代宅的初衷。
但在市场比较平稳的当下,开发商做第四代住宅,可以打造产品的差异化,毕竟在当下市场里,好项目真的是屈指可数,产品力强的项目更是少的可怜。
对开发商来说,走改善路线才是突破当下市场的有效之策,毕竟重庆71%的成交量都是二手房,而其中大部分总价又都在120万以内。
2024年,重庆四代宅平均去化率约65%,是普通住宅的3-4倍,部分项目如龙湖云河颂开盘当日成交金额达3.6亿元。高总价产品仍快速清盘,显示高端市场接受度极高。
重庆本就是第四代住宅的极佳试验城市,其他各城市的房地产同行评价重庆为四代宅“普惠化”的先行试验区,其经验被多城效仿,主要有这3点:
重庆凭借政策突破、规模化落地和设计创新,已确立第四代住宅的全国领先地位,成为行业技术范本与政策标杆。其“政策-技术-市场”闭环模式,为全国住宅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